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日期:2025-04-07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有一个场景,想必屏幕前的各位都遇到过——大便粘马桶

明明排出量没有多少,可是冲水键按一了一次又一次,但却依然有几条顽固的大便牢牢地扒在马桶上。

有朋友跟我说:我家马桶都要让我刷抛光了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如果你经常有这种尴尬的情况,就说明你体内的湿气太重了!!!

总听中医说“湿气”很可怕,但这湿气究竟是咋来的?其实,湿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脾虚

为啥是脾虚呢?因为脾主湿,现在体内有湿了,不找脾找谁呢?它可是主管这个的*负责人,出了问题,首先要找它嘛。那么,脾是怎么主湿的呢?

话说,我们是不是每天都需要喝水?水咕咚咕咚喝下去,首先会积存在胃里,胃就是一个容器,负责容纳喝进来的东西,所以,中医说“胃主受纳”,受纳,就是容纳啊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这些水可是生命之源,它不会永远停留在胃里,否则,那就是酒囊饭袋了。它不停留在胃里,它会去哪儿呢?

这些水,在胃里停了一小会后,会被脾给运走,这就是脾的作用了。脾又会把这些水运到哪里去呢?一句话:全身各处

想一想,我们全身这么多地方,都离不开水。水可是生命之源,缺水,那就意味着渴死,那就意味着失去生命。

所以,脾需要把这些水运送到全身每一处地方,包括你的内脏、你的皮肤,你的膝盖,你的舌头。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一句话,从头皮到脚底板,都需要脾运去的水。所以,脾主运化水液的意思,就是脾会把水液从胃里运输到全身各处,满足机体的需要。

后面的,就非常轻松了。大家想一想,如果脾偷懒了,那会形成什么问题?这些水是不是就会停留下来?

水一但停留下来,就变成了湿

这些湿停留在你的舌头上,你的舌头看上去就会水汪汪的,像是刚刚洒了水的马路,一伸出舌头,全是水啊。而且,舌头被水一泡,就会胀的很大,再被它周边的舌头一勒,就全是齿痕了。所以,这种舌头,可是湿气盛的重要标志。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再比如,脾是负责运化水湿的,胃里的水,需要脾给运走。如果脾虚了,不能把胃里的水运走,这些水就会一直停留在胃里。胃里的水又会下流到肠子里,肠道里水汪汪的,你的大便就会湿乎乎的,到时候你就会拉肚子喽,这就是腹泻。很多人一天三泡屎,这就是问题根源所在。

还有人,一年到头,大便都是软软的、粘粘的,拉到马桶上,都会黏黏的冲不干净,必须用马桶刷使劲刷才能刷干净,这就是水湿过盛、大便不成型导致的,归根结底,还是脾虚,脾虚了,湿气就会黏在大便里,让大便变得黏腻不爽,这种情况,就更多了,十人九黏啊。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所以,想要改变这些问题,首要做的就是 “健脾”而后祛湿,小编今天推荐大家一个应用千年的健脾祛湿汤——二陈汤

二陈汤*早记载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但部分资料误传其源于张仲景。其名称中的“二陈”指方中两味主药——半夏和陈皮,因需用陈久者药效更佳而得名。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功效与主治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健脾渗湿。

主治:湿痰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头眩心悸、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等。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痰湿内阻的病症。

原方组成半夏、橘红(陈皮)各15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煎煮时加生姜7片、乌梅1个。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药物作用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君药)。

陈皮:理气行滞、助半夏化痰(臣药)。

茯苓:健脾渗湿,切断生痰之源(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使药)。

生姜:制约半夏毒性,辅助化痰;乌梅:收敛肺气,防燥药伤阴。

 

使用方法

传统用法:药材粗末煎煮,加生姜、乌梅同煎,热服。

现代用法:汤剂为主,剂量需根据体质调整,一般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后服用

 

如果,你还有关于脾胃的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  全文完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