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伤寒论:让《伤寒论》不再难懂,助力临床实战
庞龙老师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古中医扁鹊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人,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做中医这行已经二十多年了,光钻研《伤寒论》的临床实战也有二十多年。现在他还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庞氏中医馆馆长。这二十多年里,他一直泡在临床一线,用《伤寒论》的经方治好了不少病人。就像有个患者,常年受咳嗽折磨,尤其到了冬天更严重,试了不少法子都没根治。庞龙老师用《伤寒论》里的方法一辨证,断定是太阳伤寒证,开了麻黄汤加减,没多久患者的咳嗽就好多了。正因为有这么多实战经历,他讲《伤寒论》总能说到点子上,把复杂的道理用简单的话讲明白,让听的人容易懂、记得住。
这门 “实战伤寒论” 课程的内容,都是实打实的干货,能帮学员构建一套实用的诊疗体系。课程有四个主要部分:*部分是梳理《伤寒论》的理论底层逻辑,不是让学员死记硬背条文,而是帮大家搞清楚六经辨证的本质,学会通过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判断疾病在六经中的位置,掌握 “辨证求因” 的思路,为后续的临床诊疗打牢基础。第二部分是实战方剂应用精讲,以 6 个基础方为框架,详细讲六经病证的特点和方剂加减规律。比如同样是发烧,太阳病的 “恶寒发热” 该用桂枝汤,少阳病的 “寒热往来” 就得用小柴胡汤,课程会结合具体的病例,讲清楚什么时候用原方,什么时候该加什么药,让学员不会出现 “记了方剂却用不上” 的情况。第三部分是教大家用舌象来辅助辨证,引入《石室秘录》里的伤寒舌象秘法,告诉学员看舌象能对应上哪些经方,像舌头发红、舌苔发黄多是阳明热证,得用清热的药;舌头淡、舌苔白多是太阴寒证,要用温阳的药,这样能让辨证更准。第四部分是详解加减药,像散寒、祛湿、温阳等 16 类常用的加减药,它们的性味、用量、怎么搭配着用,都会讲得明明白白,让学员开方的时候能精准选药。
为了让学员学得好、学得扎实,课程还有不少贴心的服务保障。学员能加入专属的微信群,学习中碰到任何问题,都能在群里问老师和助教,很快就能得到解答。课程还会定期安排线上直播答疑,针对大家在学习和临床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详细讲解,分享实战经验。课程内容会录成线上课,学员能观看,方便随时复习。要是一次没学透,一年内还能免费复训。另外,还会给学员发详细的课程讲义,里面有六经辨证图谱、方剂加减表等实用内容,方便课后查阅。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