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生活中那些“老毛病”,中医老方子有新思路?——徐荣鹏博士交流会聊聊“千古验方”

日期:2025-07-15 来源:小编 阅读:630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天一冷就鼻涕不断,咳嗽拖拖拉拉好不利索;晚上躺床上脑子特别清醒,就是睡不着;或者腰啊、脖子啊,稍微累点就酸胀难受。这些算不上大病,但反反复复,挺影响心情和日常的。这时候,很多人会想:中医里那些流传了很多年的老方子(也叫“千古验方”),现在还能用吗?好中医是怎么灵活运用它们的?中域教育准备办个交流会,名字叫“千古验方实战应用*班学术交流会”,专门请了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徐荣鹏博士,来跟大家聊聊他实际看病时用这些老方子的心得和思路。


250416qgyf17.jpg

这个交流会,核心不是教大家背药方,也不是保证能治什么病。徐荣鹏博士想分享的是:他在门诊遇到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时,是怎么把那些经典的老方子——比如治风寒感冒、气喘的“麻黄汤”,治风热感冒、嗓子疼的“银翘散”,治咳嗽、有点燥热的“桑菊饮”,平喘的“定喘汤”,治风寒湿感冒、浑身疼的“九味羌活汤”等等——拿来“活学活用”的。

250416qgyf16.jpg

  • 人变了: 现代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跟古书里写的不完全一样,同样的方子,剂量、搭配(配伍)要不要调整?怎么调?

  • 病也复杂: 同一个毛病,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或者在不同阶段(比如刚得和拖久了),方子怎么跟着变?

  • 徐荣鹏博士是这次的主讲老师。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临床中医,天天在门诊看病,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同时他也带教学生,知道怎么把经验讲明白。在疫情期间,他还作为湖北省“抗疫专家库”的一员,参与了相关工作,处理复杂健康问题的经验更丰富了。

  • 在研究方面,徐博士也做了不少扎实的工作:

  • 他主编了一套《中成药使用手册》(妇科、儿科、内科、常见病分册),很多医生觉得挺实用,讲怎么合理用中成药。

  • 他参与了《本草纲目廉验效方精编》、《中医膏方大全》这些专业书的编写,对传统方子有深入研究。

  • 他还写了《本草纲目医案译注》这本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把古代医案用现代语言解释清楚。
    所以,他来讲“千古验方”的现代应用,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结合了大量自己看病的真实经验和研究心得,内容会更实在、更有参考性。

  • 中医的思考过程: 徐博士会结合他看过的真实例子(保护隐私),讲讲遇到具体问题时,他是怎么一步步分析、判断(这就是中医的“理法方药”),*决定选哪个方子、怎么加减变化的。这个思考的逻辑和过程,才是他想交流的重点。

交流中,徐博士会概略性地谈谈他运用这些思路应对过的一些现代人常遇到的问题,比如:

  • 呼吸相关的: 老是咳、喘、鼻炎反复,或者像新冠后总觉得没完全恢复,中医调理的思路。

  • 睡眠、心神相关的: 入睡难、睡不踏实、容易心慌。

  • 身体疼痛: 脖子肩膀僵硬、腰背酸痛、关节不适。

  • 女性更年期的不舒服、痛经,以及部分男性健康话题。

  • 孩子不爱吃饭、胃口差、消化不好。

  • 脸上长痘、身上起风疙瘩(荨麻疹)这类皮肤问题。

重点不是开“药方清单”,而是理解背后的“中医思路”:遇到这些情况,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是怎么想的、怎么选的、怎么变的。

250416qgyf18.jpg

中域教育主办的“千古验方实战应用*班学术交流会”,邀请了临床经验丰富的徐荣鹏博士担任主讲。这次活动,就是想请徐博士这样的一线中医专家,跟大家聊聊那些中医经典老方子,在应对现代人常见健康问题时,是如何被理解、被调整、被实际应用的。通过分享真实的看病思路和案例,给中医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场合,也给关心中医健康知识的朋友们一个窗口,了解这些传统智慧在现代实践中焕发的新思路。这是一次关于中医经典如何“老方新用”的经验分享。

250416qgyf19.jpg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