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立夏15天,不懂规矩要吃亏,全家这样做,为家人收藏!

日期:2025-05-07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时间飞逝,转眼间要已经来到了立夏。今年立夏的日子在55日,农历四月初八。


为什么过了两天了我才来写立夏呢?


前几天我又翻了一遍《黄帝内经》发现,我们在以往立夏养生有很多误区,甚至有一些习惯是致命的损伤。

黄帝内经

我将其中的内容整理了一下,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期不一样的【立夏养生】,全家一起做。


不费钱、不费力、为健康保驾护航!

 


立夏养生

图片

饮食三秘诀



 1、吃上三瓜,清热解暑 

 

《本草纲目》记载:“夏食瓜,胜良药。”

 

这里瓜说的是:冬瓜、丝瓜、苦瓜。这三位可是立夏的清热三宝”。

 

冬瓜利水消肿,切块炖汤,加点薏米,湿气重的人喝*宜。


丝瓜通络润肤,清炒或煮汤,能缓解皮肤干燥。


苦瓜虽味苦,却是降心火的“天然药”,切片焯水凉拌,苦味减半,功效翻倍。


微信图片_20250507120754.jpg


瓜类含水量高,热量低,中老年人肠胃虚弱者,可去皮去籽,煮至软烂再食。

 

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少食苦瓜,或搭配姜丝平衡寒性。

 

5月的时候,“瓜类”水果已经大批量上市了,瓜果虽然香甜可口,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确实致命的毒药。


微信图片_20250507120749.jpg


“瓜类”属于大寒之物,过多食用会产生大量的湿气,引发多种身体疾病。

 

老人、小孩要适量食用。

 

 2、补充水分,舒缓身体 

 

进入5月后,气温逐渐生生,室内外温差逐渐缩小,甚至稍微动一动就是满头大汗。

 

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体内升火,引发燥症。

 

每天不要过量引用水,会增加湿气的积累,不要陷入每天八杯水的误区,更不要大量食用水果


图片


这立夏这15天的时间,晨起一杯温水唤醒脾胃饭后一杯淡茶助消化睡前适量饮用一杯蜂蜜水润燥安神。

 

白天饮用白开水适宜,绿豆汤、酸梅汤可偶尔代替,切忌冰镇

 

若常感口感,可用麦冬、百合泡水滋阴;拖疲劳多汗,可加黄芪、五味子补气固表。


图片


 喝水要小口频饮,一次不超过200毫升,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谨记:咖啡、浓茶、甜饮料越喝越渴,白开水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源。

 

 3、食口粗粮,调理脾胃 

 

清代名医徐大椿曾云:“五谷为养,粗粮为药。”

 

此时食用:玉米、红薯、燕麦是立夏养胃的黄金搭档。

 

若果你*近,尝尝感觉胃胀、胃酸、胃痛、反胃呕吐等症状,就可以把三餐的主食换成这黄金三兄弟”。


图片


燕麦煮粥撒一把枸杞,润肠降脂;

 

玉米糁搭配山药,健脾助消化;

 

红薯蒸熟碾泥,加牛奶做成小饼,香甜软糯。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

 

但每日摄入不宜超过主食的三分之一,过量反而伤胃,搭配绿叶菜更助消化。


图片


牙口不好的老人,可将粗粮打磨成粉,混入面粉蒸馒头,既护牙又养胃。

 

除了饮食,日常还可按摩以下5个穴位,保养身体,帮助全家安稳入夏,避免失眠、血压高、心律不齐等问题出现。

 


立夏养生

图片

按摩小妙招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阳气渐盛,此时养生应注重养心、清热、健脾祛湿。以下是适合立夏时节按摩的5个穴位及方法:

 

1. 内关穴(养心安神,缓解胸闷)


图片


位置: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约三指宽),两筋之间。

功效:调节心气,缓解心悸、失眠、胸闷,改善夏季烦躁。

按摩:拇指按压穴位,顺时针揉按3-5分钟,力度以酸胀感为宜。


2. 足三里(健脾祛湿,增强体质)


图片


位置:小腿外侧,膝盖下3寸(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功效:调理脾胃,促进消化,祛湿防暑,提升免疫力。

按摩:用拇指或指关节按压穴位,力度稍重,每次3分钟。


3. 神门穴(宁心安神,助眠)


图片


位置:手腕内侧,小指延伸至腕横纹凹陷处。

功效:缓解心烦、失眠、多梦,清心火,稳定情绪。

按摩:拇指指腹轻柔点按,配合深呼吸,持续2-3分钟。


4. 劳宫穴(清热解暑,缓解疲劳)

图片

位置:掌心中央,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

功效:清心火,缓解夏季手心发热、口干、烦躁。

按摩:拇指与食指捏揉穴位,或按压10秒后放松,重复5次。


5. 合谷穴(疏风解表,清热止痛)

图片

位置:手背虎口处,*、二掌骨间,靠近第二掌骨中点。

功效:缓解头痛、牙痛、暑热不适,增强免疫力。

按摩:拇指按压并向食指骨方向推揉,力度适中,每侧2分钟。


注意事项:


按摩时间以晨起或睡前为佳,避免饭后立即按摩。

手法轻柔,以穴位酸胀但不疼痛为度。

孕妇慎用合谷穴,体质虚弱者建议咨询中医师。

配合饮食调理(如绿豆汤、莲子百合粥)效果更佳。


古人云:“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养生从来不是昂贵的保健品,而是藏在三餐冷暖、衣食住行的细节里。饮食忌寒凉,起居防贪凉,情绪戒焦躁。

一家人整整齐齐,无病无灾,便是*的福气。点亮文末爱心,这个夏天,愿您安然度夏,健康无忧。


把这篇文章转发分享给牵挂的人,提醒他们养好身体就是的消暑良方。


 •  全文完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