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玩到嗨,身体不垮的秘诀就这几点!跟着中医玩转五一!
五一小长假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你是准备开启"人从众"的特种兵旅行,还是宅家化身熬夜追剧干饭人?

每年五一过后,总有一波“假期综合征”患者涌入医院:长途奔波、尽兴玩乐、熬得太晚、饮食杂乱……假期间各种任性行为,让身体不堪重负。
别让“五一”变成“五一劫”!收下这份中医养生秘籍,让你在放肆嗨玩的同时,也能养好自己的身体!
五一正好位于春季的*一个节气“谷雨”与夏季的开端“立夏”之间。春末夏初,阳气逐渐升腾,是自然界“万物成长”的佳期,也是我们调养身体、养护健康的黄金时刻。

此时,顺应天时,重点在于保护人体“阳气”,充分利用丰富的阳光,帮助身体驱除湿气、升发正气,不仅能缓解出行带来的疲惫,还能增强筋骨、提升免疫,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在外出的时候,需要掌握几招阳气养护大法!
1. 晒头顶,补充阳气,调和阴阳
古人云:“头为诸阳之首。”头顶是气血交汇之地,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两耳连线中点直上),是众经穴的枢纽。
晒太阳时,面向阳光,让阳光温暖头顶,有助于疏通百脉、调补阳气,促进阴阳平衡。既能提神醒脑,又能舒缓精神压力。

2.晒后背,强化气血,抵御外邪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且脾俞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在后背,所以晒晒后背有助于补充阳气,阳气充足就可以抵御外邪入侵。
此外,中医讲“背为阳,心肺主之”,经常晒晒后背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

3.晒腿脚,祛除寒气,促进钙质吸收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这种情况*应该晒晒腿脚,足三里等穴位都是不错的选择。
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4.晒手心,促睡眠
很多人忽略了手心的“秘密”,其实手心有一个重要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时中指指尖所指位置)。
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在阳光下,将双手摊开晒一晒,不仅能帮助清心火,安神静气,还能缓解疲劳,助眠安神。

五一小长假,玩的尽兴了,疲劳也会随之而来,推荐给大家几个缓解疲劳的穴位,按揉就有效果:
1.缓解小腿酸痛:阴陵泉穴
站太久或行走过多,常会感到两腿沉重、麻木。此时,轻揉脚踝外侧约四指宽的阴陵泉穴,能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肿胀。
还有一些人,玩了一天,明明身体很饿,但就是不太想吃东西,胃口不好,这时按摩阴陵泉穴可以帮助加强脾胃运化、利水除湿,从而增进食欲。

2.改善腰背酸痛:承山穴
很多人走了一天的路,回到酒店或家,常会觉得腰酸背痛。此时可以找到小腿后侧靠近脚跟的承山穴,轻按或艾灸这个穴位,能缓解腰背不适,减少腿部抽筋,帮你恢复轻松状态。
它的位置也非常好找,微微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就是承山穴。

3.除乏抗疲劳:足三里穴
五一假期不管是归家还是出游,少不了奔波劳碌,人就容易疲劳,并且这种疲劳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位于膝盖下约四横指远的足三里穴,是补气益力的“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建议一天揉按2~3遍,每遍按揉36 次,以局部有明显酸麻胀感为宜,两侧的穴位都要按摩。

在外尽兴的同时,也别忘了饮食调理。寒冷、油腻的食物易耗伤阳气,要多吃一些温性食物——葱、蒜、韭菜都是养阳佳品。
熬点南瓜、茯苓、苍术、薏仁汤,有祛湿健脾的功效,能帮你轻松找回好胃口!

这个五一,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要注重养生,让身心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理,以饱满的精力迎接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祝大家五一快乐,健康平安!
·END·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