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战伤寒论:让经典经方真正赋能临床诊疗
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庞龙老师始终以《伤寒论》经方为核心诊疗思路,积累了大量真实病例。曾有位患者长期受反复胃脘胀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困扰,进食生冷后症状加重,辨证为脾胃虚寒证,运用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后,症状逐步缓解,脾胃功能明显改善,后续随访未再频繁复发。丰富的实战经历让他在教学时,能把抽象的经方理论与具体病例结合,用平实的语言拆解复杂概念。比如讲解 “六经辨证” 时,不会只停留在 “太阳病、阳明病” 等理论条文,而是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说明如何通过 “恶寒发热与否”“舌苔厚薄颜色”“脉象浮沉迟数” 判断病症所属经证,让学员既能理解 “为何这样辨证”,又能掌握 “具体如何用方”,避免 “纸上谈兵”。
- 梳理理论底层逻辑:系统回顾《伤寒论》核心内容,从 “六经辨证” 的本质出发,讲解疾病发生、发展及传变的底层逻辑。比如分析太阳病时,会详细说明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的病机是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以及太阳病向阳明病(如高热、口渴、汗多,病机为 “里热炽盛”)、少阳病(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病机为 “邪在少阳、枢机不利”)传变的条件,让学员明白不同病症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仅靠症状 “对号入座”,为临床辨证打下扎实基础。
- 实战方剂应用讲解:以 6 个基础方为核心,结合六经病证特点,讲解方剂的适用场景和实战加减方法。例如讲解小柴胡汤时,会说明其适用于少阳病 “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吐” 等症状,同时详细说明遇到兼证时的调整方式 —— 咳嗽加五味子、干姜以敛肺止咳,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以缓急止痛,让学员明确 “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方中药物该怎么调”,解决 “方子记住了,不会加减” 的难题。
- 伤寒舌象秘法传授:引入《石室秘录》中的伤寒舌象秘法,教学员通过舌象特征快速对应经方证型。课程中会结合实际舌象图片,讲解不同舌象对应的病机和经方 —— 比如舌淡苔白滑多为寒湿证,可搭配理中汤、真武汤等温阳化湿类经方;舌红苔黄燥多为热证,可选用白虎汤、承气汤等清热类经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多为脾虚湿盛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等健脾祛湿类经方。这种 “舌象 - 病机 - 经方” 的对应教学,让学员掌握直观、实用的辨证方法,提高诊疗准确性。
加减药物规律解析:详细讲解散寒、祛湿、温阳等 16 类加减药的性味、功效及配伍原则。比如寒湿证需加干姜、附子(性味辛热,功效温阳散寒);湿热证需加黄连、黄芩(性味苦寒,功效清热燥湿);气虚证需加黄芪、党参(性味甘温,功效补气健脾)。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是否有痰、是否口渴、是否乏力)调整药物,比如患者腹泻伴乏力,可在基础方中加黄芪补气;腹泻伴腹痛,可加白芍缓急;腹泻伴黏液,可加黄连清热,让学员掌握方剂加减的规律,提升经方应用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 中医爱好者:希望用中医知识调理自身及家人健康的爱好者,通过课程可掌握基础的六经辨证方法和常用经方(如调理感冒的桂枝汤、麻黄汤,调理脾胃的理中丸,改善失眠的酸枣仁汤),能应对日常感冒、脾胃不适、失眠等常见问题,比如家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可判断为太阳伤寒证,选用麻黄汤加减调理,为家人健康提供保障。
- 中医专业学生:在校学生能借助课程将课本上的《伤寒论》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了解经方在实际诊疗中的应用场景。比如学习 “阳明病” 时,不仅能掌握 “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的理论条文,还能知道临床上如何通过患者 “是否有汗”“口渴程度”“脉象特点” 判断是阳明经证还是阳明腑证,以及白虎汤(适用于经证)、承气汤(适用于腑证)的具体用法,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适应期,为日后实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 基层中医师:基层医师日常接诊的病症多样,且患者往往症状不典型,通过课程可拓宽诊疗思路。比如遇到长期腹泻的患者,除了常规考虑 “脾虚”,还能通过六经辨证判断是否为太阴病(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运用理中丸加减调理;若腹泻伴肛门灼热、舌红苔黄,可判断为湿热证,结合课程所学的清热祛湿加减药(如黄连、茯苓)调整方剂,提高对复杂病症的辨证能力,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病痛,提升临床疗效。
- 资深中医师: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可通过课程学习庞龙老师的实战经验,比如如何通过舌象快速匹配经方(如舌淡苔白润对应桂枝汤证)、如何根据现代疾病(如慢性咽炎表现为咽喉干痒、遇寒加重,可辨证为太阳伤寒兼肺燥,用麻黄汤加麦冬、玄参)调整经典方剂,深化对《伤寒论》的理解,突破 “临床多年,经方应用仍局限” 的瓶颈,优化调理方案,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
- 微信群辅导:学员可加入专属微信群,群内有庞龙老师及助教团队提供辅导。学习中遇到疑问(如方剂加减的困惑、辨证时的疑问)可随时在群内提出,老师和助教会结合案例及时解答,避免问题堆积,确保学习的连贯性。比如学员不确定某患者是否为少阳病,可在群内描述患者症状、舌苔、脉象,老师会指导如何辨证及选用何种方剂。
- 线上直播答疑:定期安排线上直播答疑,针对学员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如何判断患者属于少阳病还是厥阴病、经方与西药的配合使用、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的经方剂量调整),结合具体案例深入讲解,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难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直播内容可回放,方便错过的学员观看。
- 线上课:线下课程内容会同步录制为线上课,学员可回看。比如课后忘记某个方剂的加减方法,或想重新学习舌象辨证的内容,都能随时打开线上课复习,巩固重点难点。线上课还标注了课程重点,方便学员快速定位学习内容。
- 一年内免费复训:一次学习未能完全掌握课程内容的学员,可在一年内免费参加复训。通过重复学习,加深对经方理论和实战方法的理解,比如首次学习时对 “六经传变” 理解不深,复训时结合更多案例讲解,能进一步掌握;同时复训时可与新学员交流经验,拓宽思路,确保学透学扎实,真正掌握实战伤寒论的诊疗体系。
课程讲义:提供详细的课程讲义,包含六经辨证要点、方剂组成及加减示例、舌象图谱、16 类加减药的功效及应用场景等内容,讲义中还收录了庞龙老师的临床案例及辨证思路。讲义可打印,方便学员课后查阅和临床参考,比如接诊时忘记某个药的用法或剂量,可随时翻看讲义,助力临床应用。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