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从“舌”开始,解锁健康密码

日期:2025-11-10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健康从 “舌”开始

人到 40,身体就像一台运转多年的机器,各种小毛病开始找上门。明明没做什么重活,却总是疲惫不堪;稍微吃点油腻的,肠胃就开始抗议;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早上起来却依旧困乏。去医院检查,指标可能大多正常,但身体的不适感却真实存在。要是有这样的困扰,那中医舌诊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

伸出舌头照镜子,你会发现,这小小的舌头里藏着大乾坤。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舌诊作为望诊里重要的一环,能直观地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舌头的颜色、形状、舌苔的厚薄与颜色,都像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比如,舌头颜色淡白,可能是气血不足;舌苔黄腻,也许是体内有湿热;舌边有齿痕,多是脾虚湿盛的表现 。这就好比汽车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一旦亮起,就提醒我们身体某个地方出了问题。

可对于咱们中医小白来说,想从这小小的舌头上解读出健康密码,谈何容易?别担心,中域教育吴春梅老师的全息舌诊课程就是你的专属 “解码神器” 。

幻灯片18.jpg

中域教育全息舌诊课程,为小白量身打造

这套课程专门为 40 岁以上的中医小白设计,哪怕之前对中医一窍不通,也能轻松入门。吴春梅老师拥有二十年临床经验,是中医执业医师和执业药师双证讲师,还受到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的指点 ,在全息舌诊领域那可是相当权威。

课程把传统中医舌诊和现代全息理念巧妙融合。不仅会告诉你舌头的不同区域分别对应身体的哪些脏腑,像舌尖对应心肺,舌中对应脾胃,舌根对应肾,舌两侧对应肝胆 ,还会教你观察舌质、舌苔、舌络舌纹、舌觉、舌味、舌液等,从多个角度解读身体的健康密码,真正做到全方位了解身体状况。

幻灯片16.jpg

跟着吴春梅,开启舌诊之旅

吴春梅老师可不是一般人,她有着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多次运用舌诊帮助患者找出病因,制定有效的调理方案 。比如,有一位患者总是感觉食欲不振、腹胀,去了好多医院检查,都没找到确切原因。吴老师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象,发现其舌苔厚腻、舌体边缘有明显齿痕,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的。随后,吴老师为患者制定了调理脾胃的方案,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这样的例子在吴老师的从医经历中数不胜数,也足以证明她在舌诊方面的高超技艺。

吴春梅.jpeg

学完就能用,课程内容超实用

(一)从基础起步

课程从*基础的舌诊知识讲起,详细介绍舌诊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 。在历史方面,会带你了解从殷墟时期甲骨文的记载,到《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对舌诊的阐述,再到明清时期舌诊的蓬勃发展,感受这门古老诊断方法的深厚底蕴 。原理讲解中,让你明白舌头与脏腑经络相通,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如何反映人体内脏的健康状况,以及舌象如何体现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还会重点讲解舌头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舌尖对应心肺,舌中对应脾胃,舌根对应肾,舌两侧对应肝胆 ,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战出真知

实战部分才是这门课程的精华所在。吴老师会通过大量真实、鲜活的临床案例,手把手教你怎么准确观察舌象。比如,看到舌质淡白,就要想到可能是气血不足;舌苔黄腻,大概率是体内有湿热;舌边有明显齿痕,多是脾虚湿盛 。老师还会针对不同舌象,详细分析其对应的病症。比如,对于脾胃虚弱的舌象,会建议你在饮食上多吃山药、芡实、薏米等健脾食物,还会教你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像按摩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帮助增强脾胃功能 。

eb2b9a21b9b9b77e477c56d1aaa6b0e6.png

(三)舌诊进阶

当你掌握了基础和实战技巧后,课程会带你进一步深入学习。吴老师会对比全息舌诊与传统舌诊,让你清楚了解全息舌诊的优势,它如何更具象化、更精细地判断出具体位置疾病的信号 。还会传授舌诊结合脉诊的技巧,教你如何从脉象中获取更多身体信息,与舌诊相互印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老师还会讲解调理后舌象的变化,让你学会通过观察舌象来判断调理效果,及时调整调理方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舌诊特点.png

开启健康新征程

学习全息舌诊,就像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了一位私人医生。不用再为身体的小毛病焦虑,也不用盲目地去医院做各种昂贵的检查。自己就能通过小小的舌头,及时发现身体的隐患,提前进行调理。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还能在家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给予他们贴心的关怀和帮助 。

中域教育吴春梅老师的全息舌诊课程,是通往健康之路的钥匙。课程内容实用,老师教学专业耐心,还有大量实战案例助你快速掌握舌诊技巧 。别再犹豫了,40 岁后的健康生活,从学习全息舌诊开始 。赶紧报名,开启你的健康新征程,用知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iwEcAqNwbmcDAQTRAUEF0QE9BrAta0wrdmEb1wjo3E3z_w4AB9JLQtwjCAAJomltCgAL0gABCXA.png_720x720q90.jpg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