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老中医建议:70、80后一定要抓住春天使劲养肝(附养肝四步法)

日期:2025-04-14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很多人知道春天要养肝,但并不清楚具体要怎么做,甚至90%的人都不知道原来养肝也是有步骤的,只有按顺序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今天分享下我的养肝顺序,平时熬夜多、肝不好,又不知道怎么做的家人们赶紧收藏,一定要抓住春天生发的季节,好好养肝。


图片


养肝可以分为这四个步骤:一疏肝、二清肝火、三补肝血、四滋肾水,具体做法如下:

 

图片
*步:疏肝解郁
图片


现在无论是社会上*卷就是70后和80后,正是打拼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一刻都不敢停歇。

 

常常会感受到压力大、熬夜、生气,这些都是*伤肝的行为,所以养肝*步一定是——疏肝理气

 

应该怎么做呢?分享一道养肝茶和两个养生小动作:

 

山 楂 陈 皮 茶

 

图片


配方:山楂、陈皮各适量(建议山楂5克、陈皮3克),加水煮沸后饮用。

 

功效:山楂消食化积,陈皮理气健脾,两者结合可疏肝理气、缓解胸闷胀痛,适合情绪郁结或饮食积滞者。

 

疏肝理气动作推荐

 

按压太冲穴

 

微信图片_20250414120900.jpg


方法: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用拇指按压穴位,力度以酸胀感为宜,每次3-5分钟,每日2次。

作用:疏肝理气、缓解头痛、烦躁,尤其适合熬夜或情绪波动大时。

 

蝴蝶式瑜伽

 

图片


方法:坐立,双脚掌心相对并靠近会阴,双膝自然下沉;双手握住脚掌,背部挺直,轻柔上下弹动双膝,保持5-8分钟。

作用:拉伸大腿内侧及肝经,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肝气郁结

 

图片
第二步:清肝火
图片

 

在春天这个季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身上都很容易散发一种臭味,就是口臭”。

 

甚至有的肝火大的人还会出现眼睛干痒、干红、睡不好的症状。

 

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着是清火药,交给你两个小技巧,每天一杯水,就能轻松去掉肝火!!

 

花决明子夏枯草茶

 

图片


材料:

菊花(杭白菊或胎菊)5

决明子5

夏枯草3

枸杞5克(平衡寒性)

蜂蜜少许(可选,调和口感)

 

做法:

将菊花、决明子、夏枯草、枸杞洗净,放入茶壶。

沸水冲泡,加盖焖10-15分钟,待决明子泡开。

温热时加入蜂蜜调味,每日1杯(体质虚寒者减少夏枯草用量)。

 

功效:

菊花:清肝明目,疏散风热。

决明子:清肝火、润肠通便。

夏枯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适合目赤肿痛、头痛者)。

枸杞:滋阴护肝,调和寒性。

 

清肝火运动小妙招

 

1. 敲胆经+推肝经

 

敲胆经:站立或坐直,双手握空拳,从臀部环跳穴开始,沿大腿外侧(裤缝线)向下轻敲至膝盖,重复50/

作用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敲打可疏泄肝胆郁火,促进代谢


图片


 

推肝经:坐姿,双腿弯曲,用手掌根从大腿根部(急脉穴)沿内侧中线向膝盖方向推揉,左右各30

作用:疏通肝经,引火下行,缓解烦躁


图片


图片
第三步:补肝血
图片


前面两个步骤的作用是清火、清浊,把提捏多余的火气和垃圾清理掉后,补进来的气才能完全在肝经上运行,补掺杂任何的杂质。

 

补肝气应该怎么做呢?小编这里推荐大家一款食疗+运动,跟着做一周,就能让肝气十足!

 

枸杞桂圆红枣茶

 

图片


材料:

枸杞10

桂圆干5

红枣3颗(去核)

黄芪5克(可选,增强补气)

红糖少许(根据口味调整)

 

做法:

将所有材料洗净,红枣去核切片。

放入养生壶或锅中,加50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

加入红糖调味,滤渣饮用,每日1杯(建议上午饮用)。

 

功效:

枸杞:滋肝补肾,明目养血。

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红枣:健脾益气,调和气血。

黄芪:补气升阳,增强体质(适合气虚乏力者)。


补肝气运动小妙招

 

1.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

 

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

左手缓缓上举至头顶,掌心向上托举,同时右手下按至胯旁,掌心向下,保持3-5秒。

放松还原,换右手上举、左手下按,左右交替各做5次。

作用:通过拉伸肝胆经,调和肝脾之气,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肝气不足导致的疲劳、食欲不振


图片


 

2. 按摩肝俞穴+三阴交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手叉腰,手肘高度对应的脊柱旁两指宽处)。

用拇指或按摩球轻轻按揉2-3分钟,以微酸胀为度


图片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四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

用拇指点按或打圈按摩3分钟,左右交替。


微信图片_20250414120838.jpg


作用:

肝俞穴:直接补益肝气,改善头晕、眼干、情绪低落。

三阴交:健脾养肝,调和肝、脾、肾三经气血。

                                                                                                                          

图片
第四步:滋肾
图片

 

中医讲,肝属木,肾属水,想要平衡肝火,就需要水驱涵木,且肝肾同与阿奴,如果神经不足也无法生化肝血,导致肝失濡养,加重肝火。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分享给大家两个小方法:

 

黑豆桑葚枸杞粥


图片


材料:

黑豆30克(补肾益阴)

桑葚干15克(滋肝肾、养血)

枸杞10克(养肝明目)

粳米50克(健脾养胃)

山药20克(鲜或干,平补脾肾)

核桃仁3颗(补肾固精,可选)

冰糖少许(或代糖)


做法:

黑豆提前浸泡4小时,山药切小块(鲜品)或提前泡发(干品)。

将黑豆、粳米、山药加水煮沸,转小火慢炖30分钟至软烂。

加入桑葚、枸杞、核桃仁再煮10分钟,*加糖调味即可。

食用频率:每周3-4次,早晚温热食用。


功效:

黑豆+桑葚:滋肾水、养肝血,改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枸杞+山药:肝肾同补,增强免疫力,缓解眼干、疲劳。

核桃仁:补肾固精,润肠通便(适合便秘者)。



养肾小妙招推荐


1. 叩击腰眼+搓涌泉穴

 

叩击腰眼:


双手握空拳,以拳眼轻叩后腰两侧的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力度适中,每次100下。

作用:激发肾气,缓解腰酸、夜尿频繁。


图片


搓涌泉穴:

睡前坐姿,用手掌根部快速搓擦脚底涌泉穴(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每脚搓100次至发热。

作用:引火归元,滋肾水、降虚火,改善失眠、手脚心热。


图片


2. 踮脚补肾法


站立,双脚并拢,吸气时踮起脚尖,保持3秒;呼气时脚跟缓慢落地,重复30次。

进阶版:踮脚走路,每天5分钟(扶墙防跌倒)。

作用:刺激足少阴肾经,强健腰膝,提升肾气。


•  全文完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